依托材料创新,发展低碳技术
发布时间:
2021-09-05 13:29
【摘要】: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并于2021年首次将“碳达峰、碳中和”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出作为负责任大国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和态度。
郑州新世纪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院长、郑州大学特聘教授邵国胜受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外国人才研究中心主办的《国际人才交流杂志》发表评论文章。能源技术进步和创新是推动未来低碳经济转型成功的根本动力,也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驱动力和必然选择。本着“着眼国际前沿、立足中国制造、外引内联、产学研一体化”的主旨,以“裁剪材料学”为基础的材料基因组工程方法为指导,重点发展先进低碳技术、清洁能源密切相关的新材料,发展“以碳治碳、化碳为宝”的先进制造技术。为此,邵国胜教授于2016年全职回国至今,在碳基能源环保材料实现重要突破,特别是发明了绿色环保可量产的高质量石墨烯粉体技术以及高通量广域等离子体辅助化学气相沉积规模化石墨烯薄膜制造技术,为发展各类高质量石墨烯应用技术奠定了扎实的材料基础。目前,依托系列核心技术,正在致力探索一条由原创科技引领的“一院(研究院)、一园(科技园)、一产业(板块)”协同创新发展摸式,依托自主核心发明技术,打造“绿色材料”科技、产业基地,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
《国际人才交流杂志》卷首
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2vE2ZbitrO86SE4HI2Rhg
《国际人才交流杂志》 碳达峰、碳中和 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扫一扫查看
手机网站